高低温冲击试验箱通过快速切换极端温度环境,模拟车载导航在不同气候区域瞬时切换时的使用场景,对其材料稳定性、电路性能及结构完整性进行严苛验证,是保障车载导航在复杂环境下可靠运行的关键测试设备。
屏幕显示系统的可靠性验证是重要应用环节。车载导航的液晶显示屏在温度骤变时易出现残影、黑屏或触控失灵。高低温冲击试验箱设定 - 40℃至 85℃的温度冲击循环,高温段保持 30 分钟,低温段保持 30 分钟,转换时间≤5 分钟,经过 500 次循环后,检测屏幕的响应速度、色彩还原度及触控灵敏度。若出现显示延迟超过 0.5 秒或局部触控失效,需优化背光模组的散热设计,选用宽温域液晶材料,提升屏幕对温度冲击的耐受能力。
内部电路系统的稳定性测试依赖该设备。导航主板上的电容、电阻等元件在剧烈温变下可能出现焊点脱落、绝缘老化等问题。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在 - 30℃与 70℃之间进行 1000 次温度冲击,每次冲击后检测电路的供电电压稳定性、信号传输强度及芯片运算效率。若出现电压波动超过 ±0.2V 或信号丢失率上升,需改进电路板的布局设计,采用耐高温的无铅焊接工艺,选用车规级宽温电子元件,确保电路系统在温度骤变时保持稳定。
结构部件的抗冲击性能验证不可或缺。导航外壳与内部支架在温度冲击下易因热胀冷缩产生形变,导致部件松动或异响。高低温冲击试验箱通过 1500 次温度循环(-40℃至 80℃)后,检测外壳的翘曲度(要求≤0.5mm/m)、支架与主板的连接强度及接口插拔力变化。若出现结构形变超标或接口松动,需调整外壳材料配方(如增加玻纤含量),优化支架的卡扣设计,采用弹性缓冲结构抵消温度应力,提升整体结构的抗冲击能力。
数据存储与读取功能的可靠性测试是核心环节。导航的存储芯片在温度骤变时可能出现数据丢失或读取错误。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在温度冲击过程中,持续监测存储芯片的读写速度、数据保存完整性及启动时间。经过 800 次循环后,若出现启动时间延长超过 3 秒或数据错误率超过 0.1%,需选用耐温性更强的存储介质,优化数据校验算法,增强存储系统对极端温度的适应能力。
高低温冲击试验箱通过模拟车载导航面临的极端温度变化,全面验证其各核心部件的可靠性,帮助企业发现设计缺陷并针对性优化,为车载导航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,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与行车安全性。